工商時報【陳碧芬╱台北報導】

中華信評11日指出,台灣企業的信用評等在2016年期間,面臨較其他產業更高的信用風險,實際上共出現5次評等調降、無評等調升的情況,導致整體呈現負向評等趨勢。中華信評分析師張書評表示,台灣出口導向的經濟特質,對於外部需求與大陸投資的依賴度高,預估今年內受評企業評等仍會持續面臨評等下調的壓力。

中華信評昨天發布2016評等趨勢綜合報告,從總體、產業別及個別企業等,深入分析既成的事實。中華信評強調,總體上,台灣經濟成長轉弱、大宗商品價格、資本市場與匯率持續波動、國內房地產市場疲弱不油健康振,以及大陸經濟成長停滯不前等五大因素,是企業評等趨勢為略偏負向的主要原因。

就金融業部份,張書評指出,相較於企業評等,金融業的評等變動仍維持相對穩定至正向的趨勢,也連帶使得受評資產證券化交易案,去年全年的信用結構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準。接受中華信評評等的金融機構,在2016年全年共有8次評等調升與1次評等調降,整體因此呈現正向評等的趨勢。

整體而言,中華信評2016年全年對企業與金融機構共採取了14次評等調整行動,有評等調升8次、調降6次;以及19次調等展望調整行動,包括向上調整12次、向下調整7次,其中包括信用觀察行動,企業評等在2016年面臨的信用風險電動看護床價格顯然較其他產業為高。

中華信評提醒,以中小企業應收帳款為擔保品的資產擔保證券舊屋翻修化證券,如ABCP,可能因市場景氣衰退期間拉長而面臨較高的風險。金融業持有的企金業務應收帳款,信用風險及成本也因此趨高。


90FABBA3C345C7CB
arrow
arrow

    dkt4ysb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